通過「山門」後,便是這趟山寺修行之路真正的起點。從這裡開始,一直到終點「奧之院」為止,預計將有超過800階的石階等著我,這也是原定行程的那天不敢來的原因。經過非官方資料,採人工計算的方式統計,從上到「根本中堂」的那一段階梯開始算起,一直到終點的「奧之院」為止,實則超過了1000階的階梯。
再來,很不巧的,今天的天氣依舊是略顯炎熱的夏天尾巴,體力和體內水分流失的速度依舊相當的快,加上中午沒吃,因此必要將途中所需的糖分和水分都給傳好。進去山門前,需要先在門口買張門票,接著中途會經過「四寸道」。早年,這條路其實是給修行者所走的路,又因為這條路最窄的地方,寬度只有約14公分寬而已,因此被稱為「四寸道」。
姥堂供奉的是「奪衣婆」的石像。「奪衣婆」是日本民間習俗信仰上,負責看守陽間和陰間交界的「三途川」的鬼神。據說人死之後,在通過三途川前往陰間報導時,看守的「奪衣婆」會先脫去亡者的衣物,並將其衣物掛在樹上,用以判斷亡者生前的善惡。
木牌上的簡介又說,「姥堂」代表著是往上為極樂淨土,往下則為地獄的「淨土口」;在此換上了新的衣物登上極樂之土,且將穿過的衣物供奉在這裡;且一階一階的往上攀登的話,便可以消除存在於內心的慾望和污穢。
「せみ」其實就是「蟬」的意思,當年松尾芭蕉造訪山寺時,曾在這裡寫下非常著名的俳句:「閑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後來,記載著松尾芭蕉所寫的句子的短冊,被埋在了這裡,並且立了名為「せみ塚」的石塚。
松尾芭蕉所寫的那句,翻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寂靜的山林裡,蟬的叫聲滲入了岩石中。」
仔細環顧四周,都是天然生長茂密的林木,根據句中所述,松尾芭蕉到訪的季節是在夏季,也就是說,跟我現在所處的季節相同;再仔細的去回想,這裡帶給我的體驗和感受,就如同那句話所述般,而松尾芭蕉卻僅僅只用了一句話,就能夠覆蓋現實世界的風景,以及種植在內心深處,只有用心眼去感受才看得見的花朵。
眼看即將出現幻覺,突然間,搶在幻覺前衝了出來的竟是日劇《仁醫》裡的一段話:
「上天不會賦予我們無法跨越的考驗。」正當這句話衝出來時,下一刻的眼前,馬上就出現了「彌陀洞」。
經過長久歲月以來的風雨侵蝕之下,大自然在這塊大石頭上留下了這幅巨大的藝術品。由於外型彷彿像是「阿彌陀如來」般,因此被稱為「彌陀洞」;又因為高度有一丈六尺高(約4.8公尺),所以又被稱作「丈六的阿彌陀」。
據說,親眼見到這尊「丈六的阿彌陀」的人,就會獲得幸福。
彌陀洞之後,就是眼前的仁王門,是西元1848年再建的,並於左右兩側安置了仁王像。仁王門前的兩棵樹,已經由綠轉黃,這代表著已是夏末入秋的徵兆。綠中帶黃的風景,讓眼前的色彩變得有較多的層次感,已經可以讓人想像,秋天楓葉盛開時層次繽紛的畫面,想必是相當的美。
秋楓的畫面不斷的在腦中上演著,還沒走到終點,心靈上就已經為這趟旅程感到相當的心滿意足。
在經過仁王門後,還會先經過觀明院、性相院,然後旁邊有條叉路可以通往「開山堂」和「五大堂」;接下來是金乘院、中性院,最後才是來到了「奧之院」前。在登上最後的階梯以前,大殿的前方有著一盞金色燈籠,此為日本三大燈籠之一。我並沒有走近更仔細的瞧一瞧燈籠上的雕刻,因為心裡只想早點跨越那條看不見的終點線。
位在建築的右側是「奧之院」,正式名稱為「如法堂」。「奧之院」裡面供奉著當年慈覺法師在中國修行時,隨身攜帶在身上的釋迦如來和多寶如來兩尊神像;左側的是大佛殿,裡面則是供奉安置著一尊高達五公尺的金色阿彌陀如來像。
終於跨越了終點線,也終於能夠體會到,所謂「一階一階的登上,便可消除一個又一個的煩惱」的含義。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雖說是一條平常沒什麼在運動,夏天走起來頗為累人的一條「修行之路」,這卻也是一條苦盡甘來了以後,讓臉部的表情和肌肉都能夠為之放鬆的「幸福之路」。
開山堂和納經堂 |
依山而建的寺院群 |
五大堂(祭祀五大明王的道場) |
五大堂也是眺望山寺風景的絕佳地點 |
名為「幸福之路」的前方 |
【連載文章索引】
- 一、第二次的一見鍾情
- 二、東北門戶
- 三、杜之都
- 四、山寺
- 五、修行之路
- 六、轉折
- 七、中繼點
- 八、延伸
- 九、函館
- 十、夜未眠
- 十一、坂道上的日和
- 十二、抵達札幌!
- 十三、男子S的北海道休日
- 十四、小樽
- 十五、遙遠的路途
- 十六、日職十二球團主場巡禮(二)札幌巨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