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昨天很明確的目的地就是要上函館山,雖然一定會經過元町地區,但時間上也只能選擇在具有指標性的坂道「八幡坂」,以及附近的「元町天主教會」附近區域走走拍拍。今天,想趁著在函館的最後一個完整日,可以好好的逛一下元町地區。
特別起了個大早,先到了函館車站一趟,掌握最新的鐵路運行動態。
內心略顯忐忑地走進了車站大廳,昨天在這裡遇到的阿姨似乎不在,我的眼睛只好將視線轉向在檢票口前,顯示發車及到達資訊的電子告示版上,藉此確認一下,今天開往札幌的特急列車到底是有沒有恢復正常發車?
「終於 … 確定復駛了!」
獲知這項好消息後,「『啪!』的好大的一聲,心上的那塊石頭落在了地上。」
事實上,先前在仙台車站換票時,也一併順道的換了函館和札幌之間,來回的北斗星特急指定席座位。當時綠色窗口的櫃檯小姐跟我說,由於東北和北海道地區受到前幾日嚴重颱風風災的影響,鐵路兩旁許多的樹木都被吹倒,傾倒的樹木更是就這麼相繼撲倒在鐵軌上,阻礙了整條鐵路的暢通,導致往來於函館、札幌兩地的特急列車得被迫停駛數日。
昨天剛抵達函館時,列車也只有行駛到「長萬部」站而已。
這項消息剛獲知時,可說是忐忑不安,但由於離搭車日尚早,加上相信日本鐵道的整備能力和恢復速度,最後還是請櫃檯小姐先幫我換好了車票。如今,特急列車復駛的消息確定了以後,懸在心上的一顆石頭總算可以放下來了。(安心)
剛才天空還飄著細雨,現在已經停了下來,又回復到跟昨天一樣的天候狀況。我又在八幡坂前停了下來,跟昨天不同,昨天是從坂上往函館灣方向眺望;今天則是從坂下往函館山的方向仰望。正前方的函館山的山腰以上,都已經被雲霧所繚繞著,也就更加的確定,昨天上山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來到函館,我已經放棄了帶著追逐光和影的那份期待,轉而用另外一種心情和態度來看待這座美麗的城市。
我第一次這麼覺得:
「雲霧繚繞,煙雨朦朧的函館也是很美的。」
接著,轉進了附近的這條「基坂」慢慢的走了上來。
基坂下的起點,是前方函館灣旁的海上自衛隊基地,位在基地正前方的道路中央,有座「明治天皇御上陸紀念碑」;通過路面電車軌道後,沿途兩旁,左側會經過一棟「舊英國領事館」,而右側則為廣場,廣場前有一座「培里來航紀念碑」。
位在坂上頂端的終點是「元町公園」。
從江戶時代,松前藩的龜田番所開始,到箱館正式對外開港後,所設立的箱館奉行所等,許多的重要政府機關皆設置於此。直到後來,安全的考量下,才將奉行所遷移至內陸的龜田地區(五稜郭)。
現在,這裡仍保留了許多當時的建築物,以及和洋融合的城市氛圍。
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是,融合了日本和西洋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於西元1910年(明治43年)竣工完成的「舊函館區公會堂」;其建築物的設計與建造,使用了許多相當優秀的技法和技術,內部至今也保留了相當多當時的家具,西元1974年(昭和49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更曾因兩度作為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出行時所使用的場所,為元町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一棟建築物。
我在元町公園前的廣場,隨意地找了個木頭長凳坐了下來。
從背包裡拿出昨晚在超商買的麵包,和剛剛在公園內的自動販賣機投幣所買的一瓶可樂,一邊吃著午餐,一邊欣賞著眼前函館灣的風景,很單純的享受這片刻的閑靜時光。
走過九州的長崎,現在又來到了位在北海道的這座海港城市函館,只有同時去過了兩座城市才會知道,原來歷史不是只有會出現在京都、奈良等古老悠久的城市裡。長崎和函館一樣,都擁有著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近代史,也曾經輝煌的引領著日本,走過那一段改變國家命運,推進文明轉輪的時代。
從幕府走入明治,再經歷了大正與昭和時代,日本和西洋文化從一開始的相互抵觸、磨合,後來融合在一起,迸出了有別於日本其他地方的城市風情和特色文化。走過了九州的長崎,現在來到了北海道的函館;從函館車站開始,一路沿著電車的軌道散步來到此處。儘管從一開始路途就很遙遠,又碰上了天候不佳,但我想只要站在函館的坂道上,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就能看見前方不遠處的陽光。
註:美鈴咖啡,最初以「鈴木商店」為名開業,創業於西元1932年(昭和7年),是函館最老的一家咖啡廳。戰後,西元1946年(昭和21年),於函館站前的大門地區開了第一家咖啡直營店,並向當地民眾公開招募名稱,最後將店名正式命名為「美鈴」。
如今,在函館地區有許多咖啡廳選用「美鈴咖啡」所烘培製作的咖啡豆,因此常常會在店家的招牌上看到「美鈴咖啡」的標誌,儼然已是函館咖啡的代名詞。
金森紅磚倉庫夜景 |
【連載文章索引】
- 一、第二次的一見鍾情
- 二、東北門戶
- 三、杜之都
- 四、山寺
- 五、修行之路
- 六、轉折
- 七、中繼點
- 八、延伸
- 九、函館
- 十、夜未眠
- 十一、坂道上的日和
- 十二、抵達札幌!
- 十三、男子S的北海道休日
- 十四、小樽
- 十五、遙遠的路途
- 十六、日職十二球團主場巡禮(二)札幌巨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