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1」搭載了APS-C片幅,1630萬畫素「X-Trans CMOS II」感光元件和「EXR Processer II」影像處理器,並採用了「相位差 + 對比式」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在X系列產品線當中,「X-T1」也是首款採用防塵防滴、耐低溫設計的機身。
這台相機最大的特色在於擁有236萬畫素,0.77倍放大率的電子觀景窗(EVF),觀景窗除了支援四種不同的顯示模式外,最直接的感受當然就是觀看起來畫面相當的明亮舒適,顯示品質和色彩表現也相當的優異,印象讓人著實深刻。
直到發表後將近兩年的時間,我才在2015年十月購入了這台相機。
像這樣拿著相機一個人在東京街頭閒逛,上一次已經是2013年三月份的事情了。
2013年到2014年的這段期間,老媽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著穩定,因此也持續維持著一年兩次日本旅行的安排。2013年,一開始服用的標靶藥物在十個月以後漸漸失效,於是醫師建議開始採取傳統的化學治療來抑制癌細胞增長,因此正式進入了漫長的化療階段。
所幸,化療過程所使用的藥物都未對老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電視劇裡頭,煎熬難耐的化療過程在她的身上幾乎沒有發生。
然而,相安無事的又過了一段時間,直到2014年年底,病況開始產生了變化。
老媽的狀況也終於在使用了另一種標靶藥物以後,讓病情穩定了下來。儘管癌細胞無法縮小,但至少已經沒有增長跡象,回醫院抽取肺部積水的時間也可以拉長到一個月一次。
在那之後又過了半年。
五月的回診,主治醫師看了胸部X光和電腦斷層報告,認為標靶藥物又已經失效,同時間,老媽背部的疼痛感也逐漸加劇,晚上她常因為疼痛而失眠,這時一般的止痛藥已經對她沒有任何作用,開始需要靠著嗎啡貼片止痛。
從這時候開始我們也有了心理準備,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
我想我永遠無法忘記那天的情景,當下反應其實是很鎮靜,畢竟過去這段時間裡,心裡一直都有在做準備。看著靜靜躺在床上,彷彿像是睡著般的她,我的情緒很複雜、也很矛盾;希望她能夠多活一些時間,可是卻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這大半年以來,我們不斷的在台北和宜蘭兩地之間奔走,即使是在家的日子每天也都戰戰兢兢、提心吊膽,深怕她又會突然出現狀況。
她離開的那天凌晨,對我們全家而言,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已經解脫了。
【東北行路記:會津若松】
和「X-T1」搭配的有兩顆鏡頭,一顆是「XF 16mm F1.4 R WR(以下簡稱為XF16)」,等效24mm的廣角定焦鏡;另一顆是「XF 90mm F2 R LM WR (以下簡稱為XF90)」,等效135mm的中長焦定焦鏡。
這兩顆鏡頭都是和X-T1機身一起購入,當時原本是打算搭配「XF 16-55mm F2.8 R LM WR」這顆標準變焦鏡;在店裡驗了兩顆新鏡,都因為有些明顯的入塵和外觀上的小瑕疵,最後臨時變更方案改搭配這兩顆定焦鏡。
XF16對我來說是再熟悉也不過的焦段,新搭配的XF90反倒是較為意外的選擇。
當初在購買X-T1的時候,這趟旅行就已經在計畫當中,考量到冬天只見線的氣候和當地環境因素,「防塵防滴耐低溫」和「中長焦段」自然列入購買相機和鏡頭時的主要考量,可說是完完全全是為了這趟旅行在做準備。
過去的單獨旅行,從來都沒到過如此偏僻的地方。
搭著夜巴從東京出發,經過一夜搖搖晃晃、半夢半醒間,來到了福島的會津若松;再從JR若松站搭上首班只見線列車,千里迢迢的來到這裡,最後還得再步行四十分鐘才會抵達拍攝點,這一路過來,比起以往的行程多了許多未曾有過的經歷。
那天早上下了場大雪,X-T1的耐候機身很快的在旅程第二天就派上了用場。我一樣將電池放在外套靠近胸口的小口袋裡,再放個暖暖包保暖著。至於相機和鏡頭的話,因為有著防塵防滴、耐低溫的設計,也就比較放心的任由雪花飄落在它們的身上了。
早上的這場大雪,讓視線變得相當的糟糕。
上午的列車通過後,距離下一班列車通過橋樑就得再等到中午以後。我心想,既然難得來此一趟,那麼就多花點時間等待也無妨,反正今天就是為了一張照片而來。
我在休息站內的食堂一邊吃著美味的醬汁豬排丼,一邊等著外頭的降雪停止。果不其然,接近中午時分,天空逐漸轉為晴朗,太陽也不時的從雲隙間露出了笑臉來。
我在出發以前,曾在網路上做了許多功課,拍攝只見線第一橋樑假如使用24mm的話,列車的身影應該會變得非常的渺小,這時候使用較長一點的焦段,反而能夠在電車和背景之間取得適當的大小比例。
最後選擇了等效135mm的XF90,我認為這會是相當適合特寫只見線列車的合適焦段之一。
若松站前,和車站相互平行的第二條馬路,已經是這座城市人潮車流最多的一條馬路。
其實大多數的市區街道,車輛和行人大都稀稀疏疏,川流不息幾乎跟這裡難以畫上等號關係。我想即便夜晚在街上架起相機,將快門速度多放慢個幾秒,畫面中可能也找不太到幾條完整不間斷的紅黃光條。
況且,一月會津若松夜晚的氣溫相當的低,即便是戴著毛線帽,外頭不時吹著的冷冽寒風仍扎得腦袋頭疼,根本不會有想出門拍照的慾望。(苦笑)
一開始我其實並不知道,只見線的位置就在會津若松地區。
因為2013年NHK大河劇《八重之櫻》的緣故,讓我初步認識到了這座城市,也一直很想親自造訪一趟,正巧又和只見線就在同一區域裡,因此旅程正好能夠同時滿足拍照和歷史的兩大樂趣。
不知是否曾因為經歷過殘酷的戰火洗滌,也不知是否因為是在蕭瑟的冬季時造訪,無論走在會津若松城週邊,又或者是在市區的一般街道上,都會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憂愁氣息,這也莫名的引起了一股封印在內心的傷感情緒出來。
搭著夜巴從東京出發,經過一夜搖搖晃晃、半夢半醒間,來到了福島的會津若松;再從JR若松站搭上首班只見線列車,千里迢迢的來到這裡,最後還得再步行四十分鐘才會抵達拍攝點,這一路過來,比起以往的行程多了許多未曾有過的經歷。
那天早上下了場大雪,X-T1的耐候機身很快的在旅程第二天就派上了用場。我一樣將電池放在外套靠近胸口的小口袋裡,再放個暖暖包保暖著。至於相機和鏡頭的話,因為有著防塵防滴、耐低溫的設計,也就比較放心的任由雪花飄落在它們的身上了。
上午的列車通過後,距離下一班列車通過橋樑就得再等到中午以後。我心想,既然難得來此一趟,那麼就多花點時間等待也無妨,反正今天就是為了一張照片而來。
我在休息站內的食堂一邊吃著美味的醬汁豬排丼,一邊等著外頭的降雪停止。果不其然,接近中午時分,天空逐漸轉為晴朗,太陽也不時的從雲隙間露出了笑臉來。
我在出發以前,曾在網路上做了許多功課,拍攝只見線第一橋樑假如使用24mm的話,列車的身影應該會變得非常的渺小,這時候使用較長一點的焦段,反而能夠在電車和背景之間取得適當的大小比例。
最後選擇了等效135mm的XF90,我認為這會是相當適合特寫只見線列車的合適焦段之一。
會津若松市區的行程,我換上了XF16來和X-T1相互搭配。
儘管24mm拍攝街景可能會產生旁觀者的疏離感,但是來到會津這裡,冬天的蕭瑟、城市與拍攝者的憂愁,由這個視角所產生的陌生與疏離感,反倒讓這個焦段成為了觀看會津最適當的視角。
儘管24mm拍攝街景可能會產生旁觀者的疏離感,但是來到會津這裡,冬天的蕭瑟、城市與拍攝者的憂愁,由這個視角所產生的陌生與疏離感,反倒讓這個焦段成為了觀看會津最適當的視角。
其實大多數的市區街道,車輛和行人大都稀稀疏疏,川流不息幾乎跟這裡難以畫上等號關係。我想即便夜晚在街上架起相機,將快門速度多放慢個幾秒,畫面中可能也找不太到幾條完整不間斷的紅黃光條。
況且,一月會津若松夜晚的氣溫相當的低,即便是戴著毛線帽,外頭不時吹著的冷冽寒風仍扎得腦袋頭疼,根本不會有想出門拍照的慾望。(苦笑)
因為2013年NHK大河劇《八重之櫻》的緣故,讓我初步認識到了這座城市,也一直很想親自造訪一趟,正巧又和只見線就在同一區域裡,因此旅程正好能夠同時滿足拍照和歷史的兩大樂趣。
不知是否曾因為經歷過殘酷的戰火洗滌,也不知是否因為是在蕭瑟的冬季時造訪,無論走在會津若松城週邊,又或者是在市區的一般街道上,都會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憂愁氣息,這也莫名的引起了一股封印在內心的傷感情緒出來。
人的大腦,對於圖像和色彩的感知,有著先後順序的不同。
當我們把影像擺在眼前,人的大腦往往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來自於「色彩」的傳達。因此,色彩也往往成為了攝影者表達情感最快的方式之一。
Fujifilm(富士軟片)這家公司早在底片時代就非常的有名,和Kodak(柯達)兩家公司在那個年代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和現今的數位時代不同,當時如果想要拍攝不同色彩風格的照片,那就必須得選擇各種不同款式的底片。
Fujifilm在當時推出了像是「Provia」、「Velvia」、「Astia」等各種不同種類,適用於拍攝不同題材、不同場合所使用的底片。而進入了數位時代以後,Fujifilm將其過去這些知名的彩色底片,轉變成為了獨家的「色彩模式」,並將其稱作為「軟片模擬」。
我將Fujifilm和Canon的色彩演繹方式歸納在同一類型裡面。
主因是兩家相機在人像方面的色彩演繹都相當的討喜,大多數的場景下幾乎可以不做任何軟體的後製就可以直接輸出。相較先前所使用的Olympus相機,在拍人像這方面的色彩表現就較為偏黃,特別是在開啟「室內暖色調」的情況下會顯得更為嚴重,因此使用Olympus相機拍攝人像等相關題材時,總是需要在膚色這方面多下點功夫。
網路上也有著不少的軟體色彩濾鏡,更可以將其他家相機所拍出來的照片,套用濾鏡模擬成Fujifilm的色彩風格。
由此可見,Fujifilm和色彩非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之間幾乎是劃上了等號。
之所以會將Fujifilm和Canon的色彩演繹歸為同一類型的另一個原因是,
兩者都擁有適用於絕大多數場景的「色彩模式」。
即便我們都說,它們都擅長於人像方面,可是其實兩家相機拿來拍攝風景題材也意外有著廣大的包容度。應該這麼說,這兩家的色彩演繹使得大多數的題材都能夠表現得相當討喜,並能夠滿足於普羅大眾的口味。
像是這幾個「軟片模擬」當中,自己最常使用的是「Provia」模式,我認為這是色彩平衡度最好的一種一體適用模式,即使是風景題材,只要加點飽和度就能夠有不錯的色彩表現,即便維持著原來的預設值,不多加油添醋,也都能夠讓一般人都能接受。
XF16除了是過去我所習慣的焦段外,然而在近拍方面也有著相當好的畫質表現。全開光圈時,照片中貓咪的眼睛仍舊相當銳利。即使是在夜晚低光源的環境下,大光圈的優勢,再加上暗部自動對焦性能的進步,都讓人足以忽略它是台無反相機。
隨著半導體製程的進步,運算速度和演算法的大幅進化,讓新一代的無反相機基本上都已經導入了相位差和對比式兩者兼具的混合式自動對焦技術。相位差的實現,是將感光元件中的部分像素挪用來作為對焦使用,再搭配原有的對比式對焦,可以讓無反相機無論在自動對焦速度,以及合焦時的精確度,都已經能夠媲美中高階的數位單眼相機。
X-T1搭載的1630萬畫素「X-Trans CMOS II」感光元件,是由Fujifilm自家獨門開發,並透過特殊的RGB像素排列方式,以及移除了降低畫面細節的低通濾鏡,再搭配自家的影像處理器和演算法處理,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畫質表現和高感光度性能。
我將X-T1的自動感光度上限設定在「ISO6400」,而ISO6400也已經是相當堪用的感光度,比起先前的E-M5多了一級的感光度可以去運用,再搭配XF16的話,就類似於先前「E-M5」和「17.5mm F0.95」的組合。
旅程的後半段回到了東京。
這趟再回到日本,雖然和2013年一樣都是單獨旅行,可是心境上已經有著本質的轉變。有點說不太上來,雖然沒了來自家裡的顧忌與擔憂,讓心情可以更為放鬆地去享受旅行,卻也多了點形單影隻的感覺。
因為等到回家時,少了個人來迎接,也就好像少了一份家的感覺。
【東北紀行路:東北、北海道】
2016年九月,這是睽違了四年半,再度的來到了日本東北。
旅程的前半段,以仙台為中心,向各個地區和景點移動。
這次旅行的相機配置跟一月時一模一樣,也帶著「Sony RX1R」當作備機。
當初之所以選擇24mm和135mm這兩個焦段,除了拍攝只見線的考量外,其實是因為還有另一台相機「RX1R」當作備機的緣故。這台RX1R,剛好可以涵蓋35mm、50mm及75mm三種焦段,和Fujifilm的這兩顆定焦相互搭配的話,正好可以涵蓋幾個最常使用的焦段。
當中一天,來到了位在山形縣境內的山寺。
跟隨著當年松尾芭蕉的腳步,爬上了超過一千階以上的石階,走完了這趟修行之路。
上山的這段路程,掛在胸前的相機是X-T1和XF16;下山的話,由於體力較為不支,胸前的相機就換成了重量和體積都較輕的RX1R。山寺這個區域,其實能夠拍攝的題材大都以廣角焦段為主;嚴格說起來,XF90在這趟旅程的使用時機也較少,卻也比較明確,只有在需要主題特寫,又或是需要營造畫面壓縮感時才會用到。
行程的後半段,我從仙台移動到中繼點的青森八戶待了一晚,然後隔天又從八戶移動到了函館。
抵達函館的當晚,就馬上來到了函館山上準備拍攝夜景。我帶著腳架乘著纜車來到了山頂上的展望台,這才發現山上一片朦朧,視線毫無能見度可言。
入夜後,完全仰賴著XF16全開光圈和X-T1高感光度的優勢,僅僅在雲霧散開的短暫十餘秒間,以及搭乘纜車下山時衝出山腰雲層時的數十秒瞬間,才勉強拍到了幾張堪用的照片。
函館是一座海港城市,也由於較早接觸外來文化的緣故,這裡和長崎一樣,市區到處都有著西洋風格的建築和街道,特別是元町地區這裡,更是保留了許多的教堂和西洋建築物。
無論站在哪一哪坂道上,都可以感受到來自西洋的城市氛圍。
像是知名的八幡坂,和這張照片所在的日和坂,即使視野一致,都是由上往下俯瞰,但不同的坂道還是有著不同的景色變換。從坂道上的頂端到坂道下的海港邊為止,因為有著一段不短的距離,利用中長焦段的鏡頭可以營造出畫面壓縮感,拉近了坂道和港邊間的距離,更能凸顯出兩者之間的關係────港口獨有的城市景觀。
可是話說回來,從2013年到2016年間,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我產生想要更換相機的念頭?
M43系統是各家無反相機當中發展最早的一套系統,從硬體層面來看,無論是機身性能,又或者是鏡頭的支援度和選擇性也都是最高;從畫質層面來看,也都是無可挑剔,高感光度的可用性也已經不是什麼太大問題。
其實是這段期間,我購入了RX1R這台相機,也一直沒有對Olympus機身和鏡頭進行升級和添購的打算,因此成為了開始想嘗試去使用其他相機的誘發因素。後來,在預算內我一直在「Sony A7 II」和「Fujifilm XT1」兩台相機間做考慮,最後決定選擇了X-T1。
選擇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僅僅只是沒有使用過富士相機,想嘗試看看而已。
旅程的尾聲來到了札幌,一路從仙台到東京、從仙台到八戶;再從八戶移動到了函館,又從函館搭了將近四小時的特急來到札幌。一段原本的漫漫長路,隨著北海道新幹線的開通,縮短了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
X-T1復古的機身外觀、還不錯的操控性、觀看明亮舒適的電子觀景窗,以及影像輸出的色彩調性較為一致;不會因為更換不同的鏡頭而產生色彩上的過度差異,因此對使用於遊記的照片素材也較好進行管理,這些都是使用了X-T1這台相機以後所感受到的優點。
除此之外,對於焦段的熟悉也從一開始的28mm,再到24mm、35mm和50mm,最後來到了135mm的視角。這個焦段的視角,所造成的畫面壓縮感拉近了前後景之間的距離,為旅程創造出另一番不同風味的旅行視角,也帶來了更多元豐富的遊記照片素材。
【照片搶先看:2017年岡山山陰之旅】
這兩年來,我的旅行型態似乎開始有了些轉變,相機不再是從上飛機的那一刻就掛在胸前,以前什麼都想拍,什麼都要拍到的心態也逐漸改變當中。我開始覺得,旅行不應該只有拍照而已,感受不同的城市氛圍、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品嚐在地的美食,最後才會是按下快門的這個步驟。
2017年九月的這趟旅程,思考了很多關於往後旅行的相機配置,也打算再回到當初的那個原點,
回到這系列文章的一開始,也回到旅行和相機之間最原始的初心。
【連載文章索引】
- 一、關於你的美好:Sony NEX-3
- 二、絕對零度下的考驗:Panasonic GF2
- 三、變調的圓舞曲:Olympus E-P3
- 四、獨奏與協奏:Olympus OM-D E-M5
- 五、東北路行記:Fujifilm X-T1
- 六、最棒的夥伴:Sony RX1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