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樂園原來稱為「後園」或「御後園」,進入明治時代開放給一般人入園參觀以後,才更名為現在的名稱。這座庭園曾在近代遭受過兩次重大天災和人禍:一次是 1934 年時的一場水災;另一次是 1945 年時的空襲,以致於園內諸多建物被燒毀。
戰後, 開始展開修復工作,並於西元 1952 年正式被指定為「特別名勝」;到了 1967 年時,庭園內建物總算全部復原完成。
更細分的話,後樂園為「池泉」迴遊式庭園。最大的特徵便是以「池塘」為中心,在池塘中央和周邊地區,設置有小島、茶屋、涼亭、小橋、流水、奇石、假山、草坪、田地、林木等各種豐富的人造自然景觀。
除此之外,園內還種植了許多包含吉野櫻、枝垂櫻、牡丹、蓮花等諸多種類的花卉,在不同的季節時前來,可以欣賞到四季分明的景色。
這座「延養亭」是當年藩主造訪後樂園和接待外賓時所使用的住所。從這裡可以將「唯心山」和「澤之池」的景色給盡收眼底,同時這也是園內最為重要的建築物。但原有的建物已經在空襲時被燒毀,現有的建築是在西元 1960 年復原而成的。
儘管從延養亭望出去的景色確實不錯,但真正讓我為之醉心的最佳觀景地點卻不是這裡。
這座「唯心山」是池田綱政的兒子池田繼政後來所增建的,從這座小山丘上所眺望出去的景色視野開闊,可以將整個園區,包含「延養亭」、「澤之池」等建物和景觀給一覽無遺。使人敞開心胸,彷彿如大海般,能將百川納於胸中。
剛剛所說,庭園內還種植了許多花卉,在這座唯心山上其實也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杜鵑」,每年的四到五月之間,便是欣賞杜鵑花開的最佳時期。
實際在同一季節,同樣是在冬天走訪了「兼六園」和「後樂園」之後,我個人其實是較為喜歡後者的景緻。
也並不是說「兼六園」不好,而是我認為兼六園較強調「幽邃」、「蒼古」、「水泉」等景觀意境。使得園區內林木看起來較為茂密,冬天的色彩顯得略為單調了些。再者,兼六園常常會因爲天氣和天候條件的不同,如晴天與陰天的差別、有沒有「雪化妝」等因素影響,進而產生視覺上衝擊的高低落差。
春天,可以提供讓各種不同的花卉相互爭豔的舞台背景;秋天,可以和草坪、紅葉相互襯托,彰顯出色彩的協調之美。即使是在夏冬兩季,同樣可以起到餐間酒般的作用,不會讓人那麼快的就膩於眼前的視覺饗宴。
這也就是我之所以喜愛後樂園最為重要的原因。
比起岡山城,後樂園應是更為值得花上時間去走訪巡禮的一處景點。其實,我很少會對於一座日本庭園花那麼多的篇幅給予那麼好的評價;但畢竟,這裡確實讓我差點趕不上甲子園的入場時間,這應該也是我對後樂園的喜愛的一項最好證明了吧。(笑)
【系列文章索引】
- 一、回顧:山城暖陽之道
- 二、晴天的國度
- 三、岡山城
- 四、後樂園 |第三次甲子園觀球記
- 五、兒島牛仔褲街
- 六、瀨戶大橋
- 七、鞆之浦
- 八、尾道:未完的旅程
- 九、廣島城
- 十、嚴島神社:鹿、鳥居,還有鰻魚飯
- 十一、松江一日巡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