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站內文章

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我與XZ-1的問答十二則

我想趁著出國前,在下一次計畫開始之前,寫一篇XZ-1的使用問答。

好,可以開始了!


#問1:你對於XZ-1的初次印象是 ... ?

Olympus_XZ1_0001



答:

XZ-1已經推出了一段蠻長的時間,儘管如此,XZ-1現在仍舊是檯面上,高階DC的這一塊市場當中相當優秀的機種。

因為XZ-1推出的時間比E-P3還久,所以用過E-P3之後再回來XZ-1,也就不會有什麼不太習慣的地方。特別像是新的操作選單介面系統等等。

簡單來說,XZ-1的操作選單等於是E-P3的簡化版,少了很多複雜的細部選項與設定,適時的提供初學者較為便利的操作。由此可見,光從選單介面開始,XZ-1開始走向大眾化。

在實際操作前,從硬體規格和外觀來看,無論從XZ-1搭載的「i.ZUIKO」光學鏡頭,到整個外觀的材質處理上。像是機頂黑色髮絲紋材質的部分,或者是鏡頭控制環的轉動流暢度來說,至少在這台白色大眼妹身上,整體的處理與質感呈現是相當不錯的!



#問2:可以和你的GRD2作一些簡單的比較嗎?


Olympus_XZ1_0006


答:

規格上,這邊就直接省略,畢竟兩機是不同世代的東西,GRD2一定顯得吃虧;體積上,XZ-1搭載了比較高規格的鏡頭,所以看起來會比GRD2大一點。如果不算鏡頭的突出部分來看,單就機身厚度部分,兩者則是差不多的。

接著,從另外一部份來看。相信有用過Ricoh或者是Olympus相機的人,應該對於相機操作起來的流暢、便利及自訂性印象深刻是吧?!


P1161200


XZ-1和GRD的操作性都沒有話說,其流暢度都是我所能接受與喜歡。要說最直接的差異,大概是GRD可以從開機到拍攝完畢,全部由單手完成;XZ-1的話,一般來說,很多時候都需要透過雙手的輔助來完成拍攝。

再明白一點的說,因為XZ-1本身採用了鏡頭控制環的設計,在不同的拍攝模式中,可以透過鏡頭控制環改變感光度、光圈及快門等不同功能的設定;GRD則是透過「Adj.」自訂按鈕,以及握把上側機頂處的快捷滾輪來改變光圈、快門等多樣化的不同設定。所以GRD的設計思維相當符合「SNAP」的精神,單手從包包拿出來馬上拍攝;相對的,XZ-1往往需要雙手比較小心拿出來拍攝。

整體就「便利性」與「手感」來說,GRD2很明顯的仍舊是比較好。


#問3:前面兩題的回答看起來是比較複雜一些,那麼可以單就「初學者」的角度看待這台相機嗎?


P1171299


答:

有很多的初學者,希望透過高階DC擁有類似單眼操作介面的優點來學習攝影,或者單單只是想換一台擁有比較好畫質的輕便相機而已。像XZ-1這類型的相機正好符合他(她)們的希望。而我覺得XZ-1是一台平衡性相當好的相機,無論從外觀、硬體規格、操作簡易度等等,對於初學者都表現出相當友善的一面。


#問4:可以就自動模式這個功能,來詳細的說明一下嗎?


P1161263


答:

那可能又要化簡為繁了。(燦笑)

對於向來講求相機操作性為主的Olympus來說,一直以來,設計相機的取向一直都是比較偏專業攝影者的想法。以至於現在,Olympus對於很多的相機初學使用者來說,依舊是一個陌生的品牌。

XZ-1在拍攝模式上,保留了傳統的「PASM」模式,也提供了初學者很多簡單易學的模式:iAuto、Scene(場景)、微光和藝術濾鏡等多樣化模式。

但我覺得,以iAuto這個模式來說,Olympus的自動模式跟Sony、Panasoinc兩家家電大廠的設計思維還是不太一樣。

S和P在一般DC上的設計思維,其實就是很單純的傻瓜模式。透過相機自動的場景判別來選擇各種不同的拍攝模式,使用者本身幾乎不用思考太多繁雜的選項,因為一切都交給相機本身處理就可以了!

但Olympus卻不是如此。Olympus的自動模式是屬於「引導利誘」型的自動拍攝模式,並非全然是傻瓜模式。相機本身在模式中,依舊保留了色彩飽和度、亮度、對比度、清晰度和色調的調整選項空間,讓使用者能夠透過簡單的介紹來調整及增加照片的趣味性。

然而,每次都只能調整改變一種類別的設定,看似不太方便,但其實是想把使用者帶到傳統的「PASM」模式當中;一但使用者發現每一次僅僅只能改變一種設定,當調整的需求變多的同時,使用者也會開始漸漸思考使用較為進階模式的可能性。

這就是「引導利誘」型的自動模式:透過選單文字簡單介紹的引導,逐一且單一改變設定的方式,會讓人漸漸思考、引誘使用者"想做"更多樣化的改變。

與其說「iAuto」是全然的傻瓜模式,但其實關鍵性的可變因素依舊在使用者身上。


#問5:在使用XZ-1拍攝的過程中,你有特別的偏好和使用習慣嗎?


P1280192



答:

過去我最常使用的大概就是A模式(光圈先決),但經過多次的旅行後,我漸漸改變習慣,現在則多以P模式(程式設定)為主。這樣不但不會因為過度考量最佳光圈而陷入「畫質至上」的窠臼中,也能多一點時間將精力放在眼前的風景。

XZ-1最主要的考量,還是希望能讓使用者有著既簡單方便,又保留一些自訂調整的功能,兼具一般使用者與進階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在偶爾的某些時候,我還是會強迫自己相信相機的內建功能:像是場景模式、iAuto模式等等。


取暖


色彩部分,白平衡和色彩模式都是我最常調整的功能。XZ-1的「自動白平衡」其實是相當的準確,但因為考量到過年的年節氣氛,常常把白平衡往黃色的暖調調整;色彩模式的使用,又以「Vivid」和「Natural」兩種模式居多。



#問6:XZ-1的色彩表現與特性如何呢?


P1191462


答:

XZ-1提供了五種內建的色彩模式:Vivid、Natural、Muted、Portrait、B&W等五種模式,獨缺Olympus特有的「i-Enhance」色彩模式是比較可惜一點的地方。XZ-1的預設色彩調性是比較偏紅色調,而且OLED螢幕上看起來更是偏黃與紅色調。


P1171302


不過剛好正逢過年,我發覺XZ-1這樣的色彩特性,反而能夠凸顯出整個過年的年節氣氛。


P1231585


甚至,在很多人所討厭的陰天裡,XZ-1也能夠詮釋陰天的味道;


賣菜的阿婆


而且,在光線條件比較差的場景下,色彩的表現也顯得濃厚許多。


#問7:關於偏紅色調的色彩特性,有沒有辦法可以減輕呢?


P1250041


答:

XZ-1的色彩特性抓到的話就還蠻好掌握的,要改善偏紅的色調,可以從白平衡中的進階選項加以改善,在選項中微幅降低R值即可。

我自己則是維持原來的設定,因為我還挺喜歡原始的設定調性。


#問8:XZ-1有哪些比較好玩的藝術濾鏡?


P1191513


答:

XZ-1內建了六種的色彩藝術濾鏡,其中最特別的就是「戲劇化色調」,也就是俗稱的「無恥濾鏡」。這種濾鏡的色彩詮釋風格相當的強烈,有很多人認為在天候不佳的場景特別適合。但我本身卻不太喜歡這樣的強烈風格,感覺太多諸如此類的風格,反而看起來會覺得不舒服。


P1191471


六種的藝術濾鏡當中,我最喜歡的是「針孔相機效果」。其特色在於照片的四周加入了暗角,色彩偏向於LOMO的風格,卻又沒有LOMO風格般的強烈濃郁,反而還帶著一股特有的溫潤感。


P1191475


其他的像是「黑白粗粒子效果」也是我蠻常用的一種色彩濾鏡效果。


P1191530


「透視效果」濾鏡則是有虛化"非對焦主體"的作用,除了可以運用在從制高點向下拍攝的方式上,也可以有類似「暗角效果」的集中視點的功用。


#問9:XZ-1在場景的處理表現上,有什麼樣的感想?


P1270131


答:

所有的照片都是用JPG檔直接輸出。XZ-1在低感度時,畫面的細節處理上相當的好,這也是Olympus一貫的優點。


羅東 環鎮道路一景


夜間,將感光度設定在ISO1600的時候,Olympus保持一貫以細節為優先的處理方向-暗部細節保持得相當不錯;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暗部的雜訊抑制與處理上並不佳,顯得特別的明顯與嚴重。


P1270126


另外一個蠻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

在逆光拍攝的場景下,色彩模式儘管已經在「Vivid」、飽和+2的設定之下,色彩的飽和度依舊顯得舒服,而且對比度相對的偏低。我覺得這樣呈現出來的感覺,對我來說是相當舒服的,不會太過於濃烈。


P1231641


但無論是在逆光還是微光的場景下,XZ-1習慣會降低一些對比,盡可能地保留細節;可是,在高光部分還是差強人意。這點在使用相機拍攝光線「過多」的場景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曝光值EV的調整要特別的小心!



#問10:你會給想買XZ-1的人什麼樣的建議?或者是說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P1270119


答:

除了上一個問題中剛講的注意部分,XZ-1本身目前是沒有什麼重大的缺點。我覺得唯一比較需要注意的在於拍攝的續航力。XZ-1需要透過隨機附贈的專用傳輸線來充電,並沒有單獨的電池充電器。如果要帶著它出遠門的話,需要把傳輸線隨身帶著,也最好有備用的電池,這點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問11:如果要給XZ-1打個分數的話,你會給多少分?(1-10) 可以再順便的談論一下對於「i.ZUIKO」這顆鏡頭的一些想法嗎?


P1270174


答:

我大概會給八分吧!

因為從外觀、硬體到色彩的表現都讓我相當的愛不釋手,雖然本身有一些缺點,但是這些都瑕不掩瑜。


Olympus_XZ1_0003


特別是「i.ZUIKO」這顆F1.8大光圈鏡頭,最遠端仍舊有F2.5的設計,更是方便。Olympus向來在高ISO的處理是比較劣勢的,這麼做的目的雖是以「細節」保留為考量,但卻有為數不少的人無法忍受雜訊的干擾。

為了保持細節的主要優勢,設計大光圈的鏡頭,在室內或是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可以讓使用者不必調高太多的ISO值,以較大的光圈來保持較低ISO值的畫面純淨與細節。這樣的思考方向,在P模式(程式自動設定)當中一目了然。


P1151075


Olympus的P模式通常以較大的光圈換取較低的ISO值,所以我發現把ISO設定在「自動ISO」的話,ISO值到目前還沒有跑超過ISO200過;可是,很多時候的光圈值卻都已經跑到了最大光圈的F1.8,快門速度更是已經接近「相機 + 人體」防手震的極限值。


P1171325


Panasonic的思維卻是不一樣。

之前使用GF2的時候,GF2則是選擇用較高的ISO值換取安全快門速度。設定了ISO上限之後,常常跑到上限值更是家常便飯,以較高的感光度換取清晰不晃動的照片。會這樣的考量,我想跟GF系列並沒有機身防手震有很大的關連。再者,有很多的使用者寧可拍出來的照片是清晰景物、人像柔和(很多時候是抹很大XD),也不願拍到的照片是模糊髒髒的。(笑)


P1241675


兩造雙方比較之下,很明顯的前者是一家「相機光學」廠商;後者則是一家「家電電器」廠商。


#問12:你之後有持續的計畫繼續寫XZ-1的相關文章嗎?


P1191489


答:

對不起,關於這個問題我無可奉告!(一臉正經)

XDDDD


接下來在二月初的時候我會去一趟日本,展開我的冬季輕旅行計畫。接下來大概又會有一連串的系列文章會寫,也就因此趁現在比較空閒的時候,把這一兩個禮拜用XZ-1拍攝的生活照整理一下。


XZ-1也是相當稱職的一台好相機,所以這段日子和她相處得相當愉快!(笑)



同時發表於 中時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