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式建築,
是來到金門後所知道的第一樣東西:
建築文化,
也是來到金門後所開啟的第一道門。
- 慰廬
正如序中所說的,在出發前往金門之前,我幾乎沒有作什麼功課,自然也就不知道關於金門的建築文化三兩事。當時,我的認知大概還只是停留在「古厝」一詞,甚至連這樣的古厝,到底是有什麼樣的正式名稱都不知道。
我想,這一切還是得從金門的地理位置說起。
隸屬於福建省的金門,在傳統的文化上,也一直是「閩南文化」的一份子,所以在建築上當然也是屬於傳統閩南式的建築風格。
「慰廬」,是位於八二三戰史館,以及俞大維先生紀念館旁,「榕園」內的一棟保留比較完整的的傳統閩式建築。
古早以前的金門,因為各種的用途(例如、軍事用途)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導致山林砍伐嚴重,以致於島上的木林大幅減少,又因為金門位於海邊,海邊的風沙相當的大,因此金門長期以來深受風沙之擾。之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門又開始進行造林的工作。
也因為風沙的緣故,在當時,導致當地人大量的搬遷離開,至今僅僅剩下這棟「慰廬」完整狀況良好。
自己雖然喜歡歷史和地理等相關科目,不過對於傳統的建築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不感興趣的部分。有興趣的話可能早就去念建築系了。
因為我覺得建築文化這部份有很多的建築細節和分類。像是閩式建築一樣,屋脊的部份就有分「燕尾」、「馬背」等等細節部分的差別。
如上面這張照片,「燕尾」顧名思義就是屋頂正脊的尾端彎曲往上翹,看起來就像是燕子尾巴一樣的造型,而這樣的屋脊類型常見於當官、具有功名,或者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士宅第上看到。
諸如此類關於閩式建築的幾個細節,就跟去日本京都參觀日本的神社一樣,光是神社的建築類型和格式就不知道有多少種?而且往往很多雖為不同類型的建築格式,但都得從小細節部分上去判別才知道。
如上面這張照片,「燕尾」顧名思義就是屋頂正脊的尾端彎曲往上翹,看起來就像是燕子尾巴一樣的造型,而這樣的屋脊類型常見於當官、具有功名,或者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士宅第上看到。
「馬背」的話,就是屋脊兩端不翹起來,而是呈現像是「山坡」狀的隆起,像是馬背形狀一樣的造型,這種的屋脊類型則是常見於一般百姓人家的宅第;更細微劃分的話,「馬背」的造型又有「金木水火土」等五種類型形式。
諸如此類關於閩式建築的幾個細節,就跟去日本京都參觀日本的神社一樣,光是神社的建築類型和格式就不知道有多少種?而且往往很多雖為不同類型的建築格式,但都得從小細節部分上去判別才知道。
到頭來,就只是覺得麻煩罷了!(掩面)
- 山后民俗文化村
對建築文化不感興趣,不代表我就不喜歡這些傳統的建築。
「我更喜歡拍這些傳統的建築;無論是金門的閩式建築、還是日本的神社建築。」
我對自己這麼說道。
自從抓起相機後,也就更喜歡透過相機來拍這些傳統的建築物。
第二天的午後,正飄著小雨。
我和朋友脫隊尋找自由,找著找著、就這麼來到了位於獅山砲陣地附近的「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聽說以前要門票才能進去,不過我們看大門敞開,所以也就這麼溜了進去。
想不到,
雨下的更大。
就這樣,我們在這裡待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又因為剛吃下了一大碗的牛肉麵和酒釀湯圓,血糖急遽的升高,就這麼在這裡打了個盹。
山后民俗文化村,
是閩式建築在金門相當具代表性、且規模相當大的一個傳統聚落。這些古厝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由旅日僑民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所構建贈於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包含住宅、祠堂和私塾等共有十八間,俗稱為十八間王家古厝。
是閩式建築在金門相當具代表性、且規模相當大的一個傳統聚落。這些古厝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由旅日僑民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所構建贈於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包含住宅、祠堂和私塾等共有十八間,俗稱為十八間王家古厝。
從這些傳統的閩式建築上,不難發現候王氏家族的財力興盛與繁華,因為處處都可以看到一磚一瓦上的設計、雕刻和精緻的做工。
想見當時,就在這麼一個小小的浯洲地區都能有如此活力的文化脈動,那麼,想必金門一定還有很多地方是我們所值得造訪之處。
想見當時,就在這麼一個小小的浯洲地區都能有如此活力的文化脈動,那麼,想必金門一定還有很多地方是我們所值得造訪之處。
根據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的資料,目前金門的閩式建築總共約為一萬五千棟左右,並且有高達一百一十五座被文建會評估為的珍貴歷史建築,此一數量佔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見,金門絕對是一個探索傳統閩南文化的最佳選擇之一。
祂守護了金門人生活的一切,也是我們認識金門一切的開始:
風獅爺。
可是,我好像還忘了一道門尚未開啟?!
難道這會是一間被上鎖的房間嗎?(竊笑)
Next、
《戰爭與和平》第二道門、從古至今:洋樓
同時發表於 中時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