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的協奏曲」開始之前,
先來聊一聊這次帶著OM-D去日本旅行的三兩事。
首先,今年跟去年的相機組合不太一樣。
去年十月的京都行,帶了E-P3搭配14-42和20/1.7兩顆鏡頭的組合,也帶了GRD2和21mm廣角鏡當作備用相機;今年八月底的關西行,則是帶了OM-D搭配12-50、12/2.0兩顆鏡頭,E-P3則是當作備用,另外也帶了RX100。
至於17.5/0.95,則是在第二天的《梅田事件》過後加入成為了新成員。
裝上去之後,至今仍然還沒有從OM-D身上拿下來過。(笑)
裝上去之後,至今仍然還沒有從OM-D身上拿下來過。(笑)
旅行,對於有在玩相機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大事情。
難得出門一次旅行,該帶哪台相機出門?該搭配什麼樣的鏡頭去旅行?
大概類似的問題很快就浮出腦中。
經過了這兩年的日本行,我開始選擇比較輕量化的ILDC相機出門;
NEX-3、GF2、E-P3,一直到現在的OM-D。
「旅行中最重要的是能夠放鬆自己。」
我開始體會到。
心情愉悅了,拍出來的照片自然就會多了幾分靈感和眼光,儘管在畫質上還是會有些要求;但隨著近年來ILDC的發展已經日趨於成熟,在可接受的畫質差異下,我選擇了和這樣的相機一起出門。
還記得去年的京都行,當時回來寫的三篇E-P3京都旅行心得嗎?
翻一翻去年所寫的文章,或許有人會問:
「今年和去年,旅行中使用相機的想法是不是有什麼改變呢?」
今年我還是帶了E-P3來到了京都。
因為和去年來的時間季節不同,會想一些有別於秋天的照片呈現。一開始事先會先讓頭腦思考模擬,將要前往的景點會需要要用什麼樣的鏡頭組合,照片的的色彩呈現要用什麼樣的調性等等的問題。
因為和去年來的時間季節不同,會想一些有別於秋天的照片呈現。一開始事先會先讓頭腦思考模擬,將要前往的景點會需要要用什麼樣的鏡頭組合,照片的的色彩呈現要用什麼樣的調性等等的問題。
到後來,由於OM-D都一直搭配著17.5mm來使用,最後12/2.0這顆鏡頭就一直配在E-P3上。
使用的時機以白天為主,特別是需要廣角拍攝的風景題材。
使用的時機以白天為主,特別是需要廣角拍攝的風景題材。
E-P3在白天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相當的稱職,沒什麼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唯獨晚上,光線不足的狀況下,這時我會把任務交給OM-D來執行。
也就因為此,今年比起去年多了一些夜景題材的照片。
旅行的第一天,都以OM-D搭配12/2.0的組合為主;在17.5mm還沒裝上去之前,這是我最常用、也是最喜歡的組合。
這些都正好彌補了E-P3的不足,OM-D在夜間拍攝的部分讓我相當的放心。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感光元件,搭配著優異的五軸防手震,在有限的提高感光度下(ISO上限設定在3200),搭配光圈大一點的設定,拍攝熱鬧的都市夜景其實已經是綽綽有餘。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感光元件,搭配著優異的五軸防手震,在有限的提高感光度下(ISO上限設定在3200),搭配光圈大一點的設定,拍攝熱鬧的都市夜景其實已經是綽綽有餘。
再者,搭配著17.5mm,
即便這次旅行沒有帶著腳架出門,只要拍下來經過了一些適當的後製,還是能夠獲得相當多不錯的夜景照片。
像是夜間的奈良東大寺、京都的祇園、先斗町等等。
像是夜間的奈良東大寺、京都的祇園、先斗町等等。
特別是晚上的奈良,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夏天大概過了七點鐘左右後,當地的商店比起京都都還早進入休眠時間。
所以在光線嚴重不足的情況下,
OM-D的高感光度可用性、17.5mm的0.95大光圈,都幫了很大的忙。
相較於奈良,京都這邊就好上不少。
特別是四条河原町上店家林立,就顯得熱鬧且燈火通明。
此次的關西行,有非常多的照片都是用福倫達17.5mm所拍。
這顆鏡頭是福倫達設計給Micro 4/3系統使用的手動對焦鏡頭,也因為不是自動對焦鏡頭,加上本身的價位偏高,網路上相關的討論就相對的比較少。
一般人聽到手動對焦,或許馬上就會覺得,帶著它去旅行應該會不太方便,畢竟有些題材如果稍稍一不注意,畫面很快就會稍縱即逝 ─── 因為光是對焦就得花上一小段時間,更何況如果遇到類似的動態題材,
一般人聽到手動對焦,或許馬上就會覺得,帶著它去旅行應該會不太方便,畢竟有些題材如果稍稍一不注意,畫面很快就會稍縱即逝 ─── 因為光是對焦就得花上一小段時間,更何況如果遇到類似的動態題材,
那豈不是很容易錯過?
一般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可以透過泛焦的方式來解決。
在使用上,自己並不會覺得難適應,裝上去大概十五分鐘左右就可以順利上手;搭配著OM-D的放大檢視功能一起來使用,其實都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拍攝。
一到晚上,為了避免進光量不足而放大光圈,當光圈放大之後,對焦的精度相對的就會減低許多,所以多少還是會有拍不到、或者拍不成功的時候。
在使用上,自己並不會覺得難適應,裝上去大概十五分鐘左右就可以順利上手;搭配著OM-D的放大檢視功能一起來使用,其實都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拍攝。
一到晚上,為了避免進光量不足而放大光圈,當光圈放大之後,對焦的精度相對的就會減低許多,所以多少還是會有拍不到、或者拍不成功的時候。
『沒拍到的話就算了吧!』
只能這樣跟自己說。
只能這樣跟自己說。
人總是會錯過很多東西。
在那當下,或許會覺得遺憾。
我也會。
前面舉例的類似問題:
要帶什麼相機去?又要搭配什麼樣的鏡頭去旅行?
這個問題我也會想,也會為了要帶什麼而反覆思考 ───
不為別的,當然是不想留下太多遺憾。
「難得出去一次旅行、難得出去一趟國外,每一樣能夠拍的,我當然都要拍到,無論如何都想要呈現最棒的照片品質。」
我們的想法應該是這樣。
然而,就在不知不覺中被 ───
難得的一趟旅行,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
這樣的問題所制約住。
難得的一趟旅行,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
這樣的問題所制約住。
然而「遺憾」它也有話想說。
去年的遺憾,讓我今年再一次的前往旅行,為的是彌補了去年的遺憾;現在彌補了去年的遺憾,卻也同時造成了今年的新遺憾。
一次又一次的遺憾,就在旅行的開始與結束之間重複循環著。
其實到頭來,它只是想讓大家知道 ───
遺憾,使旅行更讓人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