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次數不斷的增加,以東京為例:
去了六次東京 ──── 其中「淺草寺」就去了五次。
淺草這個地方,對我來說早就已經不是一個觀光景點那麼簡單,而是抱著一種有回東京就一定會回來看看的想法一再的拜訪;每次去淺草,也常常有不同的心發現,因此喜歡淺草的這份心情也就越來越顯濃厚。
當自己回東京越來越多次的時候,去的地方重複性相對的也會增加。既然如此,那可以多安排些沒去過的地方,關東地區有很多景點可以去吧?話是這樣沒錯,東京的附近區域仍還是有很多地方沒走訪過。然而之所以會不斷的重複,其實就跟看待淺草的心情是一樣的。
我們說,不論是對東京、還是日本的初次印象,等到去了第二次、第三次以後,這個初次印象就已經不能算是初次印象了,而是成為了一個東京記憶中的其中一條準則 ────
準則總會有改變的一天,可是絕對不會是現在。短時間內無法有很巨大的轉變,短時間內也就沒有辦法一再的把同一個記憶、同一條準則反覆的寫在不同的遊記裡。
繼上一次《一個人的東京》系列遊記之後,我對這個既熟悉、又新奇的城市,開始試著不再只以一個「初訪旅人」的心情與態度來看待,而是希望能夠更鉅細靡遺的了解這座城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東京人的「移動生活」開始。
起初在接觸、研究東京的鐵路交通網的人,剛開始可能會覺得頭腦一陣天旋地轉 ──── 實在是太過於複雜。如果再把JR線、東京地下鐵、都營線、私鐵路線圖全都放在一起看的同時,絕大部分的人一定會先舉雙手投降,然後馬上去掛眼科檢查眼睛。
先不管路線圖有多麼複雜,單單從這麼一張複雜的鐵路交通路線圖上可以獲得一件事:那就是「鐵路」這條交通路線,對於東京,以及東京鄰近衛星城市的居民來說,絕對是賴以維生的重要一條生命線。
兩年前,311大地震發生時,當時東京都的電車鐵路運輸嚴重停擺。在電視上看到新聞轉播的我,對成千上萬的人在車站內外排隊,甚至看到許許多多的人走在大馬路上,就很像國小時的小朋友「路隊」一樣,整齊劃一的一排排步行走回家的那個畫面。
在當時那一幕確實是印象深刻。深刻的是日本人的禮儀教育,更深刻的是因為交通停擺所造成的一種另類的「世界奇觀」。
311大地震的前後,我各去過了一次日本東北。剛好那時巧遇了當地假日的美食小市集就在飯店前不遠處。我和同伴阿育買了串炭烤雞肉串,老闆得知我們是國外的觀光客後,也不問是從哪裡來的,馬上又遞上一串烤雞肉串招待我們。
日本鄉下的熱情,讓人有著滿滿的暖意;東京,在來來回回轉乘、等候電車的途中,意外的讓人感到冷漠許多。那種來自城市和鄉村的區別,人情冷暖的差別是很顯而易見的。儘管自己去日本的次數不是最多,也一定不是最了解東京的一個人,但感受這件事跟次數根本就沒辦法成正比,因為感受是不會騙人的,感受力是很直接、很強烈的。
不只是東京,凡是世界上的各大城市,乃至於台灣北部、南部的差距,通通都可以感受到熱情與冷漠的區別。一直以「人是最美的風景」為觀光口號的台灣,姑且不論這句口號能否再通行個一百年,也的確因為人們的熱情,縮小了一些來自南北的距離。但本身民族特性的不同,城市大小規模的巨大差別,國族民情的不同,不能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來做比較。
從生活機能的角度來看,在城市中生活一定方便許多。就像台灣,走一步、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商店;走三步、四步就一家香噴噴的早餐店;走五步、十步就有一家規模頗大的連鎖超市。日本這點倒跟台灣有些許的類似。走在東京街頭上,也是幾步就一家便利商店,雖然沒有像台灣那樣密集,也沒有台灣有那麼多類似「美而美」的早餐店,可是卻擁有為數不少平價、美味的連鎖定食專賣店、拉麵店等等。
渴了,隨處都有販賣機可以買;餓了,隨處都可以買餐券進去吃。
正因為城市中有很多的便利,除了工作上的嘴皮款待,人與人之間不再需要緊密的眼神與話語交流,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機器成為了人和人之間的媒介,也間接阻擋隔閡了人和人之間的直接互動。生活機能的便利、交通機能的便捷,促進了一個城市的連結與發展,卻也逐漸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交流。
我相信,東京人的冷漠並不是渾然天成,而是都市發展下必然產生的一個結果。我們也絕對不能把日本與台灣放在同一個水平上去看待。前面說過了,風土民情的不同。我也相信,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絕對不是東京的全部。冷漠的城市中有許多的溫暖,藏匿於城市背後的子區域、子生活圈,是這些地方軟化了這座城市的鐵石心腸,
也豐富了這座城市 ──── 東京 ──── 的生活樣貌。
也豐富了這座城市 ──── 東京 ──── 的生活樣貌。
Nex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