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站內文章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旅行三兩事】旅行的行前準備(一)選擇


旅行三兩事 │ Choice

◎ 前言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

該考什麼樣的學校?該做什麼工作?今晚該吃些什麼東西?」


「旅行,也是。」


我人生的第一次出國旅遊,是在小學二年級結束的夏天。那年我參加的是一趟龐大的家族團體旅遊,頭一次搭乘波音七四七的大型客機,頭一次浩浩蕩蕩的飛了八個多小時的時間,來到了太平洋的彼岸 ─── 美國西岸。走訪幾座熱門的西岸城市:舊金山、拉斯維加斯,以及洛杉磯。

三年後再次出國,目的地則是澳洲西岸城市伯斯。

之後的出國旅行,得一直等到了好幾年以後的 2006 年.才又跟著家人頭一次去到日本旅遊。從高中開始到大學期間,因為接觸了很多日本文化,反而離台灣較近的日本,成為了我最想要出國旅遊的國家。第一次跟團去日本,其中的一天徵得導遊和父母的同意後,一個人展開了初次的東京一日旅,從那時候開始,種下了想要去日本自助旅行的想法。

從 2006 年到 2019 年期間,累積了近三十次的日本旅行經驗,無論是跟團,又或者是自助旅行,都從中獲取了相當多的體驗。我也認為旅行的形式,不在於跟團或自助旅行,而是在於實現一趟旅行的那段過程才是最美好的時光。

特別是旅行當中的諸多選擇,不同的抉擇將會影響往後旅途的走向。

當我們心中有個念頭想要展開一趟旅程時,其實旅程就已經開始。以下,我將以自己旅行次數最多的國家日本,當作【旅行三兩事】的主要範例,當你(妳)決定去「日本」之後,接下來就會考慮該去日本的哪個地方?哪座城市?

旅行的形式是該跟著旅行團,還是採取自助旅行的方式?


◎ 選擇



有人說:「旅行始於機票。」

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沒有什麼錯,畢竟旅行的一切計畫開端都是源自於機票,機票購買完成才會接下來許許多多的步驟。但隨著日本的旅遊次數越多,想要走訪的景點越來越多,當腦中的旅行地點越來越多的時候,其實在機票購買之前,旅行早就已經開始。我內心中一直存在著幾套不同的劇本,隨著飛行的地點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旅行劇本。就像是前面說的,只要內心閃過一個想要旅行念頭,那麼旅行就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前面這個部分談到的是自助旅行的流程,至於跟團旅遊的部分就更為簡單,容我在這裡先省略掉。這幾次的跟團旅遊,我看到的優點是:省去許多自己安排的部分、可以認識許多不同的團員、熱烈的團體旅遊氣氛等等。習慣自助旅行的人,因為大小事都得自己去鋪張,旅行成功之後的成就感,漸漸的可能發自內心多少都會有些看不慣跟團旅遊;跟團旅遊的人或許也會覺得自助旅行的人自找麻煩,從頭到尾所有事都得自己安排。

當決定了旅行的地點,目標的設定就會開始因人而異。有人會對於機票和交通票券的划算程度,會加以精算到錙銖必較的地步;有人則是重視住宿地點,認為旅行的某一項意義,就是人生應該活得更為享受。有了不同的目標設定,就有了不同的旅行型態,預算的投入自然也會呈現不同的比例分配。

如何「選擇」?這個問題在決定旅行地點之後依然會不斷的存在。


◎ 十字路口



當你(妳)人站在十字路口上,只能選擇某一條路進行旅程的時候,當初的目標設定就顯得格外重要。目標的設定除了體現在預算的呈現外,人格特質同樣影響著一趟旅行的獨特性。喜歡美食的人,旅行過後就會有很多美食的照片,反映在部落格上,就是一篇又一篇令人食指大動的食記;喜歡風景的人,或許也會喜歡拍照,那麼旅行過後就會有一張又一張美麗的風景照片。

人格特質和個人興趣,深深的影響著目標的設定範圍,以及旅行過程中特定事物存在於內心的份量。假使每個人都能很用心的寫遊記,那麼我想每個人都一定會有自己最精采的部分,而那個部分或許正是別人所欠缺的地方。這個就是旅行的「獨特性」。

那麼,接下來【旅行三兩事】的幾篇系列短文當中,將會把旅行的許多選擇大致的分類出幾項出來,談談在這過去的十餘次日本之旅當中,我站在這些主題選項的十字路口上的時候,究竟是以什麼樣的考量去做選擇?

不同選擇,造就了不同的旅途走向,也決定了不同的旅行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